【高职校教师风采】以爱为光刘芳芳

发布时间:2025-07-24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21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彰显新时代教育者担当,我校开展“榜样同行·朴真育人”教师风采活动,激励青年教师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全体教师秉持教育初心,恪守师德规范,以精业笃行之姿深耕教学,以昂扬风貌在育人岗位上续写教育华章。本期教师风采专栏带您走进师德师风宣讲团,一起来看看刘芳芳老师的感悟吧!

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与大家分享我的职业之路。

从“设计图纸”到“三尺讲台”

图片

图片

2012年的夏天,我带着对设计的憧憬步入职场。我的师傅是一位严苛的设计师,他总说:“设计师的手里握着别人的家,也握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初入职场,我被派到北京郊区的项目工地,从清晨6点的寒风到深夜10点的星光,我穿梭在钢筋水泥间,看图纸如何“落地生根”。师傅的教诲如钟磬之声:“设计是冰冷的,但设计师要有温度。”这句话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对职业的初悟:技术背后,是对人性的温度;图纸之上,是对生命的敬畏。

我学会了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细节雕刻匠心。为了使空间的弧度更贴合人体工学,我可以连续数月打磨一件作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到老师的认可也受到客户沉甸甸的信任。设计图纸教会我规范与严谨,但三尺讲台更让我懂得:人生最伟大的工程,不是建造高楼大厦,而是培育能支撑文明脊梁的灵魂。这看似截然不同的职业选择,实则是将专业精神扎根于更广阔的土壤。

当我站在高职校建筑教学部的讲台上,听见学生喊出第一声“老师”时,我热泪盈眶——原来教育的意义,是让匠心的温度代代相传。

把“实战经验”搬进“理实课堂”

图片

图片

带学生深入施工一线,在水泥与砂浆中理解设计的落地价值;将“客户思维”融入教学,教会学生用同理心设计真正需要的作品。学生从最初对图软件的一无所知,到如今能熟练运用线条、色彩与透视规律。双手逐渐成为思想的延伸,每一笔勾勒都是对空间想象的具象化表达。

他们经历了从“手眼不协调”到“精准落笔”的蜕变,最初颤抖的线条、歪斜的比例,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化作流畅的轮与精确的标注,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专业素养的沉淀。

2024年,在山东技能兴鲁专业比赛上,师生同赛荣获二等奖,在金砖国家区域选拔赛中学生们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荣誉,在金砖国赛中荣获二等奖。

教育家精神是什么?于我而言,是师傅教会我的“温度”,是设计师对生命的尊重,更是教师以爱为光的坚守。

我想用张桂梅校长的话与大家共勉:“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让我们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职业教育的热土上,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社会发展贡献教育者的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