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教师风采】质朴师爱杨帆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25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彰显新时代教育者担当,我校开展“榜样同行·朴真育人”教师风采活动,激励青年教师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全体教师秉持教育初心,恪守师德规范,以精业笃行之姿深耕教学,以昂扬风貌在育人岗位上续写教育华章。本期教师风采专栏带您走进师德师风宣讲团,一起来看看杨帆老师的感悟吧!

作为一名高职校公共基础部里教龄刚满一年的“新枝”,如何诠释“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这一年,我一直在追寻答案:什么是“质朴若树·师爱如光”?它不在宏篇大论里,而在前辈老师们抽屉里那些磨破了边的备课本里,融化在学生悄悄塞进我手心那颗带着体温的润喉糖里。

“光”之源:照亮迷惘的灯塔

初登高职校讲台,照亮我的第一道光,来自我的师傅——周书老师。我见过她午休伏案,只为给一个孩子补上英语语法漏洞;我见过她深夜录音,只为给单词发音困难的学生制作专属语音包;我更忘不了教师节那天,走廊尽头,二十年前毕业的学生手捧鲜花,只为等一声“周老师好!” 那一刻,我豁然开朗——“师爱如光”,是她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微光,默默编织了学生心中的朝阳;“质朴若树”,是她如老树般深深扎根这片曾被偏见覆盖的土地,年轮里镌刻的,是对每一个“迷途小苗”无条件的信任。

这束光,也源于更高处的灯塔——党的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我们职教人而言,就是要点燃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这里,重新找到人生的坐标和价值的光焰!这,就是我的方向。

“树”之育:向下扎根的领悟

在周书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师德规范的鲜活注脚。她的备课本早已泛黄卷边,却贴满彩色标签,密密麻麻标注着“易混淆时态”“拼写高频”——这是“治学严谨”;她总是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课间主动和学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这是“关爱学生”;“老师最大的回报是孩子的成长。” 当我看到农学部的学生在烈日下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看到志愿者们用双手传递校园的温暖……这难道不是最朴实的工匠精神在闪光吗?

这让我想起《论语》的智慧——“有教无类”。一张成绩单,不过是人生的匆匆一页。师者的神圣职责,是帮助他们,亲手翻开崭新的一章,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故事。职教教师的担当,就在于发现每一颗种子的独特潜力,因材施教,培根铸魂,让他们带着扎实的品德、过硬的本领和昂首的自信,成为支撑社会的栋梁之材!

“行”之始:新枝初绽的实践

师傅的光,指引我迈出稚拙却坚定的步伐:我带的班里有个总趴着睡觉的男生。原以为他厌学,直到发现他校服下藏着机械维修大赛的奖状。一个大胆的想法蹦出:何不用“机器人英文说明书”当教材?当他磕磕绊绊却异常专注地解读那些专业术语时,我看到了他眼中熄灭已久的光,重新被点燃!现在他成了“多媒体技术顾问”,并且联合小伙伴一起在课余时间合作出来了“智慧机房计划书”,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操作时间。对于还没找到发光的坐标轴的学生,师爱,就是帮他们校准方向。

有次我批评了化妆的女生。第二天她塞给我一盒创可贴:“老师您高跟鞋磨脚。”看着她那双清澈真诚的眼睛,我忽然羞愧——我戴着“好学生标准”的枷锁审判他们,他们却以最纯粹的善意回应我的粗粝。这枚小小的创可贴,不仅贴在了脚后跟,更贴在了我教育观念那道傲慢的裂痕上

这些小事让我懂得:师爱,未必惊天动地,它藏在读懂孩子低头时的脆弱,捕捉到他们鼓掌时发红的掌心。是那份“看见”与“懂得”,让微光汇聚,让新枝得以沐光生长。

今天,我这棵“新枝”,之所以能向着阳光生长,只因深深扎根于你们——无数前辈用青春、汗水乃至毕生心血浇灌的沃土。是你们,用行动为我诠释了“质朴若树·师爱如光”的真谛,让我们像树一样质朴。用每一堂精心准备的课、每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扎根;让爱如光流淌,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点亮!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愿我们以心为火,以爱为光,点燃每个孩子的人生火焰!相信职教的舞台,托起大国工匠的璀璨星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