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生防骗意识,共建无诈校园,我校安全管理处与学生处于9月11日联合济宁市反诈协会与任兴路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安全管理处主任王汝相主持,济宁市反诈协会秘书长主讲。通过案例剖析、法律解读和应对指导,为学生代表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实用的安全教育课。
揭秘常见骗局,识破诈骗“新外衣”
陈秘书长首先结合近期我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最为常见的几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法:
1. 刷单返利类诈骗:“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往往是陷阱的开始。骗子通过小额返利获取信任,随后诱导受害人大额投入后便拉黑消失。
2. 网络游戏诈骗: 常以“低价售皮肤、账号、道具”为诱饵,诱导玩家至虚假平台交易或要求预先支付“保证金”,得手后便消失。请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交易。
他提醒同学们,虽然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索要钱财、验证码或诱导转账。面对陌生来电、短信和链接,务必保持警惕,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详解“帮信罪”,莫成诈骗“工具人”
陈秘书长特别警示,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微信或支付宝账号,甚至帮助骗子到银行取现等行为,都可能是在无意中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同样需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一旦构成“帮信罪”,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切勿因一时小利或人情,断送自己的前程。
遭遇诈骗后怎么办?黄金时间这样做!
若不慎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措施至关重要。他给出了立即止付、保存证据、及时提醒“三步走”紧急应对策略。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生动,得到了在场学生的高度评价。每个学生在课后问答和感慨的活动中也积极表示:“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讲座才知道骗子手段这么多。以后一定会多加小心,也会告诉家人朋友注意防范。”
此次反诈宣传讲座有效地提升了全体学生的防骗意识和能力,营造了“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为学生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摄影/宋锡记 | 撰稿/周炫志 | 审核/陈晨 | 终审/杨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