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教师风采】匠心耕耘 德高为范 程冉

发布时间:2025-06-06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141

初心如磐育桃李 使命在肩铸强国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彰显新时代教育者担当,我校开展“榜样同行·朴真育人”教师风采活动,激励青年教师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全体教师秉持教育初心,恪守师德规范,以精业笃行之姿深耕教学,以昂扬风貌在育人岗位上续写教育华章。本期教师风采专栏带您走进农学教学部,一起来看看程冉老师的风采吧!

程冉老师是农学部党支部书记,正高级讲师,在园林园艺专业教学一线辛勤耕耘三十二载,恪守师德行为规范,扎根教学岗位,默默付出,在学生的不断成长变化中收获着快乐和幸福!正是以这样的匠心与深情,于三尺讲台默默奉献,以己身之“真”与“行”为灯,照亮职教学子走向广阔田野与人生的道路。荣获山东省首批职业教育齐鲁名师、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市优秀教师、市突贡技师、市职业院校优秀“双师型”教师、济宁市师德示范团队核心成员,2024年荣获济宁市“大道师者·40年40人”特别人物。

优秀事迹分享

终生学习,为人师表

要想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学习是最好的捷径。她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各种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她坚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准则,用自己的努力来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平时她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给学生以不同方式的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喜悦,被欣赏的快乐,激发出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正能量!爱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接纳方能谈育人!多年来形成了“包容学生、关爱学生、成就学生”的教育理念。 

勇挑重担,引领教改

程冉热爱职业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教学已融入了她的生命中。三十多年来每个学期都承担教学任务。先后承担园林、园艺专业中专班、高职班、农村干部大专班、全省农民创业培训班、科技惠农班等多个层次的《花卉学》《插花与盆景技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她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主动思考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在20多年前她就结合《花卉学》课程的教学,在全省中职学校首开了《插花与盆景技艺》课程,成了大家想学、爱学、能学好、好就业的专业骨干课程。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现状和课程特点,大胆进行教法改革,模块式、信息化、实践课、创业平台锻炼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意。分类推进、逐层提高,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相信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1名、山东省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济宁市赛奖项多名。个人《直立式插花制作》课程在全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技能展示中获得省教育厅专家的一致好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多元化评价,获市教育局督导组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所授课程曾在全国说课比赛、山东省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多年来,把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奉献给了渴望成功地成长中的职业学校的孩子们!毕业的学生有不少现已成为当地成功人士。如园林2002级王玉龙同学,毕业后创办园林公司,现已成为任城区创业成功典型,拥有齐鲁技术能手、济宁市首席技师等荣誉,年营业额在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作为班主任时的学生刘进通过不断进取,获评“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

以研促教,服务社会

“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程冉认为,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是师生与社会、与就业对接的平台。作为园艺专业带头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主持参与了省、市级农业科研攻关和推广项目6项,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济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基于“数字化行为档案袋和马尔可夫模型”的中职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及其他省市级教研课题9项,获济宁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持山东省职业教育提升计划项目6项:省园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现代农业教科研基地、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省高水平特色专业建设。其中非遗技能传创项目按省厅《管理办法》要求,积极开展社区推广和电视台、电台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在济宁电视台教育频道录制的节目《当生活遇到优雅 插花入器满室馨香》,在直播民生一经播出,反响热烈。

她主持完成国家级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课程《花卉生产技术》《鲜切花生产与保鲜技术》2门,主持省精品开放课程和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花卉生产技术》等2门。主编国家级中、高职规划教材《花卉生产与应用》等4部,副主编参编11部,专著1部。其中主编的《插花与盆景技艺》获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创新型教材。通过教材编写,掌握科技发展的前沿,保证学生专业学习的先进性和超前性。

她注重校企合作、服务社会。主动同康泉食品、温氏集团、新希望六合、青岛金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沟通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及时对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和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走向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可能发挥其最大工作潜力,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现在我校农学教学部毕业生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济南、济宁等地,经电话回访,学生和用人企业满意度达到达90%以上。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幸福一家”,教学最终目的是育人,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出人才,让人才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社会,造福于国家!这就是一名职教老师的人生宗旨!

TOP